第(1/3)页 再往胡桃村去的路,就不好走了。 路上坑坑洼洼的,加之许多地方路都不宽,坐在牛车上,十分颠簸。 在李秀凤无数次嚷嚷自己要颠吐的时候,牛车终于停靠在了一农家小院前。 村里突然来了一辆牛车,不少孩童都是一路追着车子过来的,孩子们也都好奇的打量大牛,同时也打量下车的人。 孩童们热闹的声音也惹来大人的目光,有村里听到动静出来瞧的,一眼就认出了胡氏。 “哎哟,巧丫嘛?这是带着姑爷回来看看?” 胡氏娘家隔壁院里走出来的老人家,好奇的打量来这里的客人,别说,还有生面孔。 胡氏名叫胡巧,在胡桃村,老一辈的都叫她巧丫。 眼见是隔壁的婆子,胡氏提东西的手紧了紧,干笑了两声点点头。 赵氏看出些什么,笑着同婆子招呼几声,然后跟在李里长身后,几人叫了门。 此时,并没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冒烟,再过会儿,该到午时,可这里却没有做午饭的动静。 当天,李里长带着一家子天黑才到赵家村。 不过李秀凤她们早去后头歇着去了,自然没有碰面。 清晨,柴水青是被李秀凤摇醒的。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,入目是瓦顶房梁,转头看去,是李秀凤和赵月穿戴整齐的模样。 “我这就起。” 眼见大家都起了,柴水青赶忙坐起身来。 赵月在收拾东西,闻言赶忙摇头:“不着急呢,天儿还早。” 李秀凤则想到这地离山近,气候比他们村那儿稍冷些,便嘱咐道:“大妮,你穿厚点,可别沾了山中寒气。” 柴水青套了衣衫应声,抹了把脸坐在竹床边醒神。 屋里二人也没有催促她,待她收拾妥当,赵月拿了竹筒递给她漱口。 他们这儿没刷牙子,也没有牙粉,而李秀凤也知这些,指了指旁边放着的一点青盐:“大妮,你用那个吧!” 柴水青点点头,同两人一起站在屋檐下洗漱。 赵家的院子不是一字排开的,而是建了前后院,听李秀凤提过,赵家村这边都是这般建房子的。 因着地势的原因,为了防止山中野兽下山或者其他突发状况,赵家村的房子都是做的前后院,有的甚至里外三进,颇有些大宅院的架势。 第(1/3)页